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公告条叶岩风

2022-09-19 11:14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公告

第 29 号  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14年8月1日在合肥市召开了四届十二次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审定通过了54个农作物品种,现予以公告。  附件:1.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四届十二次会议  审定通过品种一览表  2.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四届十二次会议  审定通过品种介绍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2014年9月24日  抄送: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各市、县(市、区)种子  管理站,省品审会主任委员会委员,品种育成单位。  附件1  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四届十二次会议  审定通过品种一览表总序号作物种类分序号品种名称申 请 人1稻1早籼616马鞍山神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2早籼009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33深两优5183湖南亚华种子有限公司44Ⅱ优MR28宣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55徽两优882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66惠两优369武汉惠华三农种业有限公司77Ⅱ优228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88徽两优630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99开两优17淮南市种子公司1010两优432安徽徽商同创高科种业有限公司1111两优98816合肥信达高科农业科学研究所1212鑫两优318合肥市蜀香种子有限公司1313福两优5号安徽理想种业有限公司1414两优6816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1515广两优76长沙市岳麓区希望农业研究所1616Y两优2号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1717宣两优2106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1818甬优1109合肥市蜀香种子有限公司1919富粳1号汪向东安徽创富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020禾糯四号合肥市恋农农业科技研究所2121宝旱1号合肥市丰宝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2222鑫两优212合肥市蜀香种子有限公司2323永旱1号合肥市永乐水稻研究所2424旱优73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25旱稻906中国农业大学2626广两优6308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2727矮两优6号安徽金山都种业有限公司2828六两优216安徽绿亿种业有限公司2929Ⅲ优304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30小麦1皖垦麦0901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312安农0711安徽农业大学32玉米1奥玉3923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332丰乐668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343齐玉58安徽华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54华皖267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365汉单777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376联创799北京联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387源育66石家庄高新区源申科技有限公司398先玉048铁岭先锋种子研究有限公司409安农591安徽农业大学4110豫龙凤108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4211华安513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4312齐玉98安徽华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413许糯88安徽新世纪农业有限公司河南许丰种业有限公司4514齐玉8号安徽齐民济生种业有限公司4615源育18石家庄高新区源申科技有限公司4716伟科631河南金苑种业有限公司48棉花1荃银棉8号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492九杂棉11安徽省九成农丰种子有限责任公司503孚杂12号安庆市孚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514齐棉8号安徽华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2油菜1浙杂32湖北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53大豆1科龙188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542皖豆35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附件2  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四届十二次会议  审定通过品种介绍  一、稻  1.早籼616  品种(生态)类型:常规早稻品种  审定编号:皖稻2014001  申请人:马鞍山神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育种人:马鞍山神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嘉育21/嘉早12,经系谱法选育而成  主要特征特性:2011年、2012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6厘米、亩有效穗23万、每穗总粒数107粒、结实率79%、千粒重27克。全生育期为107天左右,比对照品种(竹青)晚熟2天。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1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5.50),高抗稻曲病(病指0.03),感纹枯病(病指58.70),中抗白叶枯病(病指37.22);2012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50),高抗稻曲病(病指0.22),中抗纹枯病(病指42.14),感白叶枯病(病指51.69)。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1年米质(区域试验点样品,下同)达部标3级,2012年米质达部标3级。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1年区域试验亩产441.9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3.59%(不显着);2012年区域试验亩产498.7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7.52%(极显着)。  2013年生产试验亩产490.3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7.26%。  栽培技术要点:1、4月15日前播种,亩用种量8-10公斤。2、秧龄30天,株行距13.3×16.7厘米,亩插足基本苗8-10万。3、大田亩施肥:碳铵25公斤,腐熟饼肥25公斤,45%复合肥10公斤。栽后5-7天亩追尿素10公斤。4、及时除草、烤田、看苗施保花肥、齐穗后干湿交替。5、注意防治螟虫、纹枯病等病虫害。  适宜推广区域:沿江、江南双季稻区。  2.早籼009  品种(生态)类型:常规早稻品种  审定编号:皖稻2014002  申请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育种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湘早籼7号/早籼65)//浙733,经系谱法选育而成  主要特征特性:2011年、2012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7厘米、亩有效穗22万、每穗总粒数128粒、结实率76%、千粒重26克。全生育期为108天左右,比对照品种(竹青)晚熟3天。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1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50),高抗稻曲病(病指0.03),感纹枯病(病指57.00),中抗白叶枯病(病指25.01);2012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5.25),高抗稻曲病(病指0.11),感纹枯病(病指52.02),感白叶枯病(病指46.68)。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1年米质(区域试验点样品,下同)达部标4级,2012年米质达部标4级。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1年区域试验亩产452.3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6.03%(不显着);2012年区域试验亩产501.8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8.19%(极显着)。  2013年生产试验亩产481.2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5.27%。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在清明前后播种,亩播种量30公斤,大田用种量3公斤左右,秧龄30天。一般栽插密度为2.5万穴/亩,每穴3-4苗。2、大田亩施纯氮量10公斤,重施基肥,占全部施肥量的80%以上。3、浅水栽秧,深水活棵,返青后浅水搁田促分蘖,中期适时适度烤田,后期干干湿湿,以湿为主。4、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推广区域:沿江、江南双季稻区。  3.深两优5183  品种(生态)类型:中籼两系杂交稻品种  审定编号:皖稻2014003  申请人:湖南亚华种子有限公司  育种人:湖南亚华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深51S(来源于8015S/深97B//准S/早优143)×R7183(来源于R468//轮回422/R527)  主要特征特性:株型适中,叶色浓绿,稃尖无色。2011年、2012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5厘米、亩有效穗16万、每穗总粒数206粒、结实率83%、千粒重27克。全生育期142天左右,比对照品种(Ⅱ优838)晚熟3天。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1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75),高感稻曲病(病指14.50),感纹枯病(病指47.1),感白叶枯病(病指53.89);2012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25),抗稻曲病(病指2.34),感纹枯病(病指47.01),中抗白叶枯病(病指43.89);2013年抗稻曲病(病指2.20)。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1年米质达部标1级,2012年米质达部标2级。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1年区域试验亩产612.54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5.28%(极显着);2012年区域试验亩产633.79公斤,较同组平均值增产4.99%。  2013年生产试验亩产609.94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6.75%。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2、培育壮秧。用透气性好的袋子浸种催芽,秧田播种量每亩7.5公斤,大田亩用种量0.6-1.0公斤,稀播匀播,泥浆踏谷。3、适龄移栽。一般水育小苗4.5-5.5叶左右移栽。4、适当密植。插植密度以20×27厘米为佳,每蔸插2粒谷苗。5、合理施肥。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6、科学管水。分蘖期干湿相间促分蘖,并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以湿为主,抽穗期保持田间有浅水。灌浆期以润为主,干干湿湿,切忌落水过早。7、病虫防治。坚持强氯精浸种,预防恶苗病发生。大田期及时施药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病虫害。  适宜推广区域:全省。  4.Ⅱ优MR28  品种(生态)类型:中籼三系杂交稻品种  审定编号:皖稻2014004  申请人:宣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育种人:宣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Ⅱ-32A×MR28(来源于(527/084)/(725/9308))  主要特征特性:株型适中,上部叶片夹角小,剑叶挺直,谷粒椭圆型,谷色淡黄,颖尖紫色。2011年、2012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8厘米、亩有效穗16万、每穗总粒数188粒、结实率84%、千粒重29克。全生育期138天左右,与对照品种(Ⅱ优838)相当。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1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25),感稻曲病(病指9.01),感纹枯病(病指55.50),感白叶枯病(病指49.44);2012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5.25),高抗稻曲病(病指0.17),感纹枯病(病指55.24),中抗白叶枯病(病指33.04);2013年抗稻曲病(病指3.20)。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1年米质达部标2级,2012年米质达部标3级。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1年区域试验亩产612.44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6.43%(极显着);2012年区域试验亩产619.27公斤,较同组平均值增产1.46%。  2013年生产试验亩产615.0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7.64%。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培育壮秧。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秧田播种量15公斤/亩。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秧龄30天为宜,一般中等肥力田块,行株距16.7×20厘米,每亩大田用种量1公斤。3、科学肥水管理。前期应重施基肥,一般大田施纯氮15公斤,做到基肥足,追肥早,缺钾田块适当补施钾肥。浅水湿润促分蘖,适时烤田。后期干干湿湿,不宜断水过早。4、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适宜推广区域:全省。  5.徽两优882  品种(生态)类型:中籼两系杂交稻品种  审定编号:皖稻2014005  申请人: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人: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1892S(用培矮64S的变异单株经连续6代系统选育而成)×YR082(来源于南方常规稻粤0821)  主要特征特性:2011年、2012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17厘米、亩有效穗17万、每穗总粒数205粒、结实率80%、千粒重23克。全生育期143天左右,比对照品种(Ⅱ优838)晚熟4天。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1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00),抗稻曲病(病指2.32),中抗纹枯病(病指40.90),感白叶枯病(病指58.34);2012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5.25),抗稻曲病(病指2.38),中抗纹枯病(病指40.91),中抗白叶枯病(病指43.89)。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1年米质达部标3级,2012年米质达部标3级。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1年区域试验亩产639.44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8.81%(极显着);2012年区域试验亩产612.15公斤,较同组平均值增产1.39%。  2013年生产试验亩产601.0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5.48%。  栽培技术要点:1、该品种生育期较长,适宜冬闲田种植。2、栽植密度每亩1.5万穴左右为宜。3、注重磷、钾肥施用,后期增施粒肥,提高充实度。4、抽穗期如遇连续阴雨注意防治稻曲病。  适宜推广区域:全省。  6.惠两优369  品种(生态)类型:中籼两系杂交稻品种  审定编号:皖稻2014006  申请人:武汉惠华三农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人:武汉惠华三农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惠34S(广占63S和海南地方品种小白稻杂交系统选育而成)×R369(9311杂286系统选育而成)  主要特征特性:株型适中,叶下禾,茎秆挺直,叶片较宽,倒三叶直立。2011年、2012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30厘米、亩有效穗15万、每穗总粒数240粒、结实率78%、千粒重27克。全生育期139天左右,与对照品种(Ⅱ优838)相当。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1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75),抗稻曲病(病指1.78),感纹枯病(病指47.20),中抗白叶枯病(病指42.24);2012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38),中抗稻曲病(病指4.17),感纹枯病(病指49.58),中抗白叶枯病(病指34.02)。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1年米质达部标3级,2012年米质达部标3级。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1年区域试验亩产616.24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7.10%(极显着);2012年区域试验亩产626.08公斤,较同组平均值增产2.58%。  2013年生产试验亩产624.3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9.58%。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培育壮秧。秧田播种量10-15公斤/亩、大田用种量0.75-1.0公斤/亩。采取旱秧或湿润育秧,育成多蘖适龄壮秧。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秧龄30天为宜,中上等肥力田块,栽插规格16.7×26.7厘米,每亩栽足1.5万穴。3、肥力促控,协调群体。氮肥施用总量14-18公斤纯氮/亩,磷肥40-50公斤,钾肥15公斤。总用量的60%做基面肥。移栽活棵后每亩追5-8公斤尿素促分蘖。孕穗至破口期每亩追3-5公斤尿素作穗粒肥。4、科学管水,适时烤田。采取“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深水抽穗、后期干干湿湿”的灌溉方式。黄熟期不宜断水过早,可在收获前七天断水,保证活熟到老。5、综合防治病虫害,全期防稻瘟病。  适宜推广区域:全省。  7.Ⅱ优228  品种(生态)类型:中籼三系杂交稻品种  审定编号:皖稻2014007  申请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育种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Ⅱ-32A×R228(来源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主要特征特性:株型松散适中,剑叶较长,挺直。穗伸出度较好,无芒。护颖秆黄色,颖壳黄色,谷粒形状为椭圆形。2011年、2012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3厘米、亩有效穗15万、每穗总粒数199粒、结实率84%、千粒重28克。全生育期140天左右,比对照品种(Ⅱ优838)晚熟1天。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1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50),中抗稻曲病(病指5.44),感纹枯病(病指49.90),感白叶枯病(病指62.25);2012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5.00),抗稻曲病(病指1.23),中抗纹枯病(病指38.79),中抗白叶枯病(病指44.46)。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1年米质达部标3级,2012年米质达部标2级。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1年区域试验亩产621.69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7.66%(极显着);2012年区域试验亩产619.25公斤,较同组平均值增产3.10%。  2013年生产试验亩产613.5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7.69%。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合理栽插。采用湿润育秧时,宜在5月上旬播种,播种量为15公斤/亩左右,大田用种量1公斤/亩,秧龄35天左右;采用旱育秧4月底播种,播种量为50克/平方米,大田用种量0.75-1公斤/亩,秧龄35-40天。湿润育秧的大田栽插密度1.5万-1.6万穴/亩,每穴1-2苗,旱育秧密度可适当低些。2、肥水管理。耕前施足基肥,中等肥力田块每亩施有机肥1吨或饼肥5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氯化钾10公斤、尿素16公斤。移栽活棵返青后,追尿素5公斤/亩。返青后排水晾田2-3天,栽后20天左右当苗数达到预期穗数时及时晒田。后期湿润灌溉,收获前7-10天断水。3、防治病虫害。注意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稻蓟马、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等病虫害的防治。  适宜推广区域:全省。  8.徽两优630  品种(生态)类型:中籼两系杂交稻品种  审定编号:皖稻2014008  申请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育种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1892S×M630(来源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主要特征特性:植株生长清秀,株型较紧凑,剑叶挺直,秆青籽黄。2011年、2012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19厘米、亩有效穗16万、每穗总粒数194粒、结实率84%、千粒重27克。全生育期137天左右,比对照品种(Ⅱ优838)早熟2天。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1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5.75),中抗稻曲病(病指4.57),感纹枯病(病指54.20),感白叶枯病(病指58.36);2012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5.25),中抗稻曲病(病指6.18),感纹枯病(病指49.45),感白叶枯病(病指48.17)。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1年米质达部标3级,2012年米质达部标4级。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1年区域试验亩产609.15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6.37%(极显着);2012年区域试验亩产617.94公斤,较同组平均值增产3.18%。  2013年生产试验亩产624.8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10.22%。  栽培技术要点:1、稀播培壮育秧。亩播量12公斤左右,秧龄35-40天,两叶一心期亩施4-5公斤尿素作断奶肥,四叶一心期再补施4-5公斤尿素作平衡肥。2、合理密植。大田栽插密度13.3×23.3或13.3×26.7厘米,每穴1-2粒种子苗。3、科学管理水肥。大田亩施纯氮14公斤,其中70%作基肥,返青时施15%作追肥,余下15%作穗肥,缺钾的田块适当补施钾肥。浅水活棵、湿润促根促蘖,亩茎蘖苗数达18-20万时烤田,收割前7天断水。4.防治病虫害。注意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稻蓟马、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等病虫害的防治。  适宜推广区域:全省。  9.开两优17  品种(生态)类型:中籼两系杂交稻品种  审定编号:皖稻2014009  申请人:淮南市种子公司  育种人:淮南市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开06S(来源于广占63S/ZN1-6)×淮恢9817(来源于9308/WH26)  主要特征特性:2011年、2012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7厘米、亩有效穗16万、每穗总粒数184粒、结实率86%、千粒重29克。全生育期139天左右,与对照品种(Ⅱ优838)相当。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1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25),抗稻曲病(病指2.65),感纹枯病(病指47.10),感白叶枯病(病指50.53);2012年感稻瘟病(综合抗指7.00),抗稻曲病(病指3.44),中抗纹枯病(病指43.34),感白叶枯病(病指54.02)。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1年米质达部标3级,2012年米质达部标3级。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1年区域试验亩产635.09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8.07%(极显着);2012年区域试验亩产627.00公斤,较同组平均值增产3.85%。  2013年生产试验亩产614.8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8.44%。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4月底至5月初播种,秧龄30-35天移栽。在合肥以南地区可适当提早。2、稀播壮秧。旱育、水育均可,实行稀播匀播,秧田播种量每亩12.5公斤,培育多蘖壮秧。2叶前喷施多效唑,促使增蘖、根旺、苗壮。3、适当密植。亩穴数1.7-1.8万,每穴栽插1-2粒种子苗,亩基本苗7-8万。4、科学施肥。采取“前重、中控、后补”施肥策略,实行配方施肥。亩施N肥15公斤,NPK比例为1∶0.5∶0.6。基蘖穗肥比例为6∶3∶1。5、水浆管理。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亩苗数16-18万时烤田,深水抽穗扬花,灌浆期间保持田间湿润,收割前7天断水。6、病虫防治:及时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  适宜推广区域:全省。  10.两优432  品种(生态)类型:中籼两系杂交稻品种  审定编号:皖稻2014010  申请人:安徽徽商同创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人:安徽徽商同创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T432S(来源于BG90-2/梅丝//广占63S)×R0625(来源于皖稻115)  主要特征特性:株型松散适中,叶色绿,叶鞘无色,叶姿挺直,长势繁茂。2011年、2012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31厘米、亩有效穗15万、每穗总粒数188粒、结实率86%、千粒重28克。全生育期136天左右,比对照品种(Ⅱ优838)早熟2天。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1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50),高感稻曲病(病指10.08),感纹枯病(病指47.10),感白叶枯病(病指46.13);2012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5.00),中抗稻曲病(病指5.44),中抗纹枯病(病指43.39),中抗白叶枯病(病指44.03);2013年中抗稻曲病(病指4.50)。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1年米质达部标3级,2012年米质达部标3级。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1年区域试验亩产615.98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7.91%(极显着);2012年区域试验亩产595.85公斤,较同组平均值减产0.51%。  2013年生产试验亩产608.2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7.2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2、适时移栽,株行距以20×23.3厘米为宜,每亩栽插1.7万穴左右,每穴插足2苗。3、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中后期注意增施磷钾肥。采取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深水抽穗,中期重视烤田,后期断水不可太早。4、注意防治螟虫和稻飞虱等病虫害。  适宜推广区域:全省。  11.两优98816  品种(生态)类型:中籼两系杂交稻品种  审定编号:皖稻2014011  申请人:合肥信达高科农业科学研究所  育种人:合肥信达高科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徽农S(来源于广占63S/培矮64)×R816(明恢63/9311)  主要特征特性:2011年、2012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8厘米、亩有效穗14万、每穗总粒数218粒、结实率83%、千粒重28克。全生育期139天左右,与对照品种(Ⅱ优838)相当。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1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50),中抗稻曲病(病指3.58),感纹枯病(病指61.00),中抗白叶枯病(病指33.59);2012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50),中抗稻曲病(病指4.85),中抗纹枯病(病指40.90),中抗白叶枯病(病指41.25)。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1年米质达部标3级,2012年米质达部标3级。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1年区域试验亩产610.54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6.22%(极显着);2012年区域试验亩产619.83公斤,较同组平均值增产3.50%。  2013年生产试验亩产628.1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9.93%。  栽培技术要点:1、4月底至5月初播种。2、秧龄30天左右,大田株行距16.7厘米×26.7厘米,亩栽插1.5万穴左右。3、以基肥为主,适量增施氮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早施分蘖肥。4、前期浅水促早发,中期够苗晒田,孕穗至灌浆期保持浅水层,后期干湿交替,收获前一周断水。5、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推广区域:全省。  12.鑫两优318  品种(生态)类型:中籼两系杂交稻品种  审定编号:皖稻2014012  申请人:合肥市蜀香种子有限公司  育种人:合肥市蜀香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蜀鑫6S(来源于福eS1/鑫香6B)×鑫恢318(来源于鑫恢313/金陵丝苗//鑫恢18///(回交)鑫恢18)  主要特征特性:2011年、2012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4厘米、亩有效穗16万、每穗总粒数202粒、结实率85%、千粒重27克。全生育期135天左右,比对照品种(Ⅱ优838)早熟4天。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1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75),中抗稻曲病(病指4.04),感纹枯病(病指57.20),感白叶枯病(病指54.02);2012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5.25),高感稻曲病(病指11.21),感纹枯病(病指51.94),中抗白叶枯病(病指43.34);2013年抗稻曲病(病指2.30)。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1年米质达部标4级,2012年米质达部标3级。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1年区域试验亩产623.19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8.30%(极显着);2012年区域试验亩产608.67公斤,较同组平均值增产2.62%。  2013年生产试验亩产592.1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3.93%。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适龄壮秧,参照当地Ⅱ优838播种期,秧龄30天左右为宜。2、合理密植,保证基本苗,穴插两粒谷。3、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促进早生快发,N、P、K配合施用,后期看苗酌情施用穗肥。注意防治病虫害。  适宜推广区域:全省。  13.福两优5号  品种(生态)类型:中籼两系杂交稻品种  审定编号:皖稻2014013  申请人:安徽理想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人:安徽理想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福稻19S(来源于宣69S/成恢047)×H66-5(来源于扬稻6号/扬稻6号变异株)  主要特征特性:株型松散适中,叶片直立,深绿色。2011年、2012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8厘米、亩有效穗16万、每穗总粒数187粒、结实率84%、千粒重29克。全生育期141天左右,比对照品种(Ⅱ优838)晚熟2天。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1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50),中抗稻曲病(病指5.80),感纹枯病(病指59.40),中抗白叶枯病(病指43.36);2012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5.00),高抗稻曲病(病指1.00),中抗纹枯病(病指44.79),中抗白叶枯病(病指42.36)。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1年米质达部标3级,2012年米质达部标2级。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1年区域试验亩产624.63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6.29%(极显着);2012年区域试验亩产609.33公斤,较同组平均值增产0.92%。  2013年生产试验亩产610.2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6.28%。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亩播种量控制在15公斤以内,一般秧龄30天。2、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每亩1.8万穴,每穴1-2粒种子苗。3、科学肥水管理。底肥施有机肥500公斤/亩以上,45%三元复合肥30公斤/亩,尿素10公斤/亩;分蘖肥用尿素10公斤/亩;酌情施用穗肥。浅水活棵,适时晒田,后期干干湿湿。4、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适宜推广区域:全省。  14.两优6816  品种(生态)类型:中籼两系杂交稻品种  审定编号:皖稻2014014  申请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育种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5306S(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8F016(来源于9019/9311)  主要特征特性:株型松散适中,分蘖力中等,稃尖无色。2011年、2012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34厘米、亩有效穗16万、每穗总粒数211粒、结实率82%、千粒重26克。全生育期136天左右,比对照品种(Ⅱ优838)早熟3天。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1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50),中抗稻曲病(病指4.13),感纹枯病(病指49.20),中抗白叶枯病(病指41.39);2012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5.25),抗稻曲病(病指2.98),感纹枯病(病指51.66),感白叶枯病(病指45.54)。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1年米质达部标3级,2012年米质达部标3级。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1年区域试验亩产623.59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8.37%(极显着);2012年区域试验亩产620.00公斤,较同组平均值增产2.36%。  2013年生产试验亩产630.54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9.82%。  栽培技术要点:1、秧龄30-32天,亩播量10-15公斤,两叶一心期亩施4-5公斤尿素作断奶肥,四叶一心期再补施4-5公斤尿素作平衡肥。2、株行距13.3×23.3厘米或13.3×26.7厘米,每穴1-2粒种子苗。3、大田亩施纯氮14-15公斤。其中70%作基肥,返青时施15%作追肥,余下15%作穗肥,缺钾的田块适当补施钾肥。浅水促分蘖,亩茎蘖苗数达16万左右时烤田,收割前5-7天断水,切忌断水过早。  适宜推广区域:全省。  15.广两优76  品种(生态)类型:中籼两系杂交稻品种  审定编号:皖稻2014015  申请人:长沙市岳麓区希望农业研究所  育种人:长沙市岳麓区希望农业研究所  品种来源:广占63S×望恢76(来源于9311/蜀恢527)  主要特征特性:剑叶坚挺直立,叶鞘、叶舌均无色,半叶下禾。2011年、2012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4厘米、亩有效穗17万、每穗总粒数183粒、结实率84%、千粒重27克。全生育期139天左右,与对照品种(Ⅱ优838)相当。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1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50),中抗稻曲病(发病率13.50%,病指6.64),感纹枯病(病指50.80),感白叶枯病(病指53.34);2012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5.00),抗稻曲病(发病率4.50%,病指0.72),感纹枯病(病指52.77),中抗白叶枯病(病指43.06)。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1年米质达部标4级,2012年米质达部标3级。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1年区域试验亩产624.44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8.14%(极显着);2012年区域试验亩产600.50公斤,较同组平均值增产0.27%。  2013年生产试验亩产620.6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8.94%。  栽培技术要点:1、秧田播种量每亩8-10公斤,秧龄控制在30天以内。2、大田栽插密度20×26.7厘米,每亩插足8万基本苗。3、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后期看苗补肥,氮磷钾肥配合。4、科学管水,后期干湿壮籽。5、注意防止病虫害。  适宜推广区域:全省。  16.Y两优2号  品种(生态)类型:中籼两系杂交稻品种  审定编号:皖稻2014016  申请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育种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Y58S×远恢2号(来源于R163/蜀恢527)  主要特征特性:株型松散适中,上三叶挺直微凹。2011年、2012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5厘米、亩有效穗16万、每穗总粒数223粒、结实率82%、千粒重25克。全生育期140天左右,比对照品种(Ⅱ优838)晚熟2天。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1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50),感稻曲病(病指9.60),感纹枯病(病指54.40),感白叶枯病(病指51.39);2012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5.50),抗稻曲病(病指1.56),感纹枯病(病指56.17),感白叶枯病(病指46.24);2013年中抗稻曲病(病指3.80)。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1年米质达部标3级,2012年米质达部标4级。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1年区域试验亩产588.38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2.25%(不显着);2012年区域试验亩产631.69公斤,较同组平均值增产4.46%。  2013年生产试验亩产625.1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8.76%。  栽培技术要点:1、一般4月上中旬播种,大田用种量1-1.25公斤。2、秧苗5-6叶时移栽,亩栽插基本苗5-6万。3、施足底肥,早施追肥,补施钾肥作穗肥,施肥总量不超过纯氮17公斤。4、及时晒田控蘖,抽穗扬花后保持田间湿润,不宜脱水过早。5、播前用强氯精浸种防恶苗病,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螟虫等病虫害。  适宜推广区域:全省。  17.宣两优2106  品种(生态)类型:晚籼两系杂交稻品种  审定编号:皖稻2014017  申请人: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人: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宣69S(广占63S的变异株)×R2106(来源于R344/蜀恢527)  主要特征特性:叶姿挺直,稻谷长粒型,稃尖无色。2011年、2012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03厘米、亩有效穗21万、每穗总粒数148粒、结实率77%、千粒重29克。全生育期122天左右,与对照品种(协优92)相当。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1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50),抗稻曲病(病指2.35),感纹枯病(病指62.10),感白叶枯病(病指64.92);2012年感稻瘟病(综合抗指6.50),高感稻曲病(病指15.36),感纹枯病(病指58.74),中抗白叶枯病(病指44.70);2013年抗稻曲病(病指3.10)。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1年米质达部标3级,2012年米质达部标4级。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1年区域试验亩产535.6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5.21%(极显着);2012年区域试验亩产556.9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5.85%(极显着)。  2013年生产试验亩产589.48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9.59%。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6月20日前后,秧田亩播量10-15公斤,秧龄控制在25天以内,大田亩用种量1.5公斤。2、大田密度16.5×20厘米或20×20厘米,每蔸插2粒谷苗。3、基肥足,追肥速,中期补,氮磷钾配合。4、深水活蔸,浅水分蘖,及时晒田,有水壮苞抽穗,后期干干湿湿,不宜脱水过早。5、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  适宜推广区域:沿江、江南双季稻区。  18.甬优1109  品种(生态)类型:三系中粳杂交稻品种  审定编号:皖稻2014018  申请人:合肥市蜀香种子有限公司  育种人: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甬粳11号A(来源于甬粳2号A//洪E1/丰优520)×F7509(来源于05F5041(K202001/扬稻6号)/05F5020(K202001/鄂恢))  主要特征特性:叶鞘厚重,紧裹节间。株型较紧凑、叶片略瓦、较长,叶角小,叶脉粗壮、发达,叶色绿。谷粒椭圆,稃尖无色。2011年、2012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4厘米、亩有效穗18万、每穗总粒数185粒、结实率81%、千粒重26克。全生育期147天左右,比对照品种(天协1号)早熟1天。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1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50),抗稻曲病(病指2.27),感纹枯病(病指51.00),中抗白叶枯病(病指41.13);2012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5.00),感稻曲病(病指8.30),感纹枯病(病指54.46),中抗白叶枯病(病指39.99);2013年高抗稻曲病(病指0.90)。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1年米质达部标4级,2012年米质达部标2级。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1年区域试验亩产604.26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2.46%(不显着);2012年区域试验亩产634.12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6.02%(极显着)。  2013年生产试验亩产634.81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6.24%。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5月15日左右播种,亩播种量10公斤。2、移栽时间及密度。秧龄22-25天移栽,本田亩用种量1公斤,密度23cm×23cm,2本插。3、施肥。亩施纯氮13-15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5:1,重施基肥,增施有机肥,早施促蘖肥,施好保花肥。4、灌溉。插后浅水促蘖,至有效分蘖终止期搁田,晒田至白根长出后复浅水,孕穗至扬花结束前保持浅水层,后期干干湿湿,切勿断水过早。5、病虫害防治。秧田期和苗期注意灰飞虱的防治,防止矮缩病的发生,预防叶瘟,中后期注意防治螟虫、稻纵卷叶螟、飞虱和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和稻曲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适宜推广区域:全省。  19.富粳1号  品种(生态)类型:常规晚粳品种  审定编号:皖稻2014019  申请人:汪向东  安徽创富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育种人:汪向东  品种来源:从晚粳22中系统选育  主要特征特性:叶色中绿,株型较紧凑,叶挺,叶鞘包节。穗直立,着粒较密,护颖、颖尖秆黄色,谷粒短圆,无芒,落粒性中等。2011年、2012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96厘米、亩有效穗21万、每穗总粒数133粒、结实率87%、千粒重28克。抗低温冷害性1级(空秕率13%)。全生育期136天左右,与对照品种(M1148)相当。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1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00),抗稻曲病(病指2.04),中抗纹枯病(病指40.50),中抗白叶枯病(病指28.63);2012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25),抗稻曲病(病指2.38),中抗纹枯病(病指40.79),中抗白叶枯病(病指31.67)。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1年米质达部标3级,2012年米质达部标2级。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1年区域试验亩产569.0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6.36%(不显着);2012年区域试验亩产610.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4.18%(不显着)。  2013年生产试验亩产531.1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9.88%。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播量。6月中旬播种,秧田亩播25-30公斤,秧龄一般30天左右。2、栽插密度。株行距16.7×16.7厘米

济南卧式拉力试验机厂家

电瓷材料弯曲载荷试验仪厂家

水泥混凝土全自动压力试验机

济南卧式拉力试验机

济南水泥混凝土全自动压力试验机

济南弹性件动静刚度试验台厂家

济南微机压力试验机图

万能试验机价格

扭力试验机厂家

衬套疲劳寿命测试机图

相关阅读
长春莫羡碧潭香荷花可盆栽三叶罗伞扭喙薹草长蒴蚬木海州常山皱边叶Trp

长春:莫羡碧潭香 荷花可盆栽中国花木08月04日资讯:本站人员从长春晚报获悉 没有池塘,没有湖泊,荷花 登陆 农博会,清新的绿色平添夏韵,让人感觉眼前一亮。农博园技术员王洋说,这是他们今年首次尝试盆栽荷花。2日,

2024-04-18 08:17
寿县瓦埠镇当好三员助推食品安全鸡药葛根双蝴蝶承德八宝冬青属青果榕Trp

寿县瓦埠镇:当好“三员”助推食品安全寿县瓦埠镇:当好“三员”助推食品安全今年以来,瓦埠镇食安办、市场监管局热切关注食品药品等民生热点,切实当好“三员”,助推食品安全,坚决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坚持问题

2024-04-18 05:50
内蒙古安排玉米全膜覆盖种植10000亩大叶章单伞大戟须叶藤凹叶女贞密花荚蒾Trp

内蒙古安排玉米全膜覆盖种植10000亩蓝核心提示: 察右后旗在乌兰哈达苏木、当郎滨艾忽洞苏木和白镇安排玉米全膜覆盖种植10000亩、其中籽玉米 西南樱桃察右后旗在乌兰哈达苏木、当郎忽洞苏木野梦花和白镇安排玉米全膜覆盖

2024-04-18 04:56
湖北武汉受行业大环境影响苗木价格普遍略降铁皮石斛野滨藜窄瓣毛茛白接骨毛钩藤Trp

湖北武汉:受行业大环境影响 苗木价格普遍略降乔木中,栾树、无患子、重阳木等常规乡土品种的中规格苗子销量尚可,但价格与春季相比平均降了20%左右……中国园林11月15日消息:目前,武汉园林市场的工程量在全国范围内算

2024-04-18 03:52
河南南阳唐河白沙花生米价格偏弱要货的多脚骨脆属穗花韭黧蒴锥厚叶杜鹃黄毛润楠Trp

河南南阳唐河白沙花生米价格偏弱,要货的多河南南阳唐河白沙原装通货花生米收购价钱2.95元/斤,上货量不年夜,要货的多,价钱偏弱。 水杉 艾格农业报告:数十种常规报告,上百份专项报告,帮助您牛儿竹了解还不如旧式液

2024-04-18 00:53
信阳国际茶城安徽霍山招商勾当成功举办全缘栝楼戟叶圣蕨脊萼龙胆青河毛茛多叶棘豆Trp

信阳国际茶城安徽霍山招商勾当成功举办近日,信阳国际茶城安徽霍山招商推介会在霍山县山城宾馆成功举办。会议由霍山县茶叶行业协会会长王少武主持,信阳国际茶城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肖正群、副总经理谌勇、

2024-04-17 22:47